继中国财险(2328.HK)后,1月17日晚间,中国人寿(2628.HK,601628.SH)与中国平安(2318.HK,601318.SH)也相继发布2007年12月保费收入公告。至此,中国保险市场三巨头2007年成绩单全部揭开。 公告显示,2007年中国人寿与平安人寿分别录得1966亿元与791.78亿元原始保费,分别较上一年增长6.94%和14.77%。财产险方面,受益于交强险销售周期的拉动,中国财险与平安财险均迎来近年少有的保费大跃进,分别录得原始保费885.92亿元和214.5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4.25%和27.21%。 看上去飘红的数据,并未能阻止两只股票的连绵跌势。18日,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A股在连走五日阴跌后,分别报收52.85元和98.21元。 寿险:热点之外 虽然2007年投连险受股市推动异军突起,但占据国内寿险行业半壁江山的中国人寿,却坚守以分红寿险为主的策略,直面股市分流,始未更弦易张。这使该公司在股市红火之时一度黯然,其在2007年5-8月甚至出现单月保费0.95%-7.83%的负增长。 中小同业转向投连阵营以分享牛市收益时,国寿选择的却是调整内部业务结构。 2002年起,国寿维系市场霸主之位的绝技,是“鸿泰”、“鸿瑞”等3-5年期给付的短期产品。以2002年和2004年为代表,每每“开门红”需要保费丰收之际,“鸿系列”产品便被推往前线。但显然,这种缴费期短的产品难以带来丰厚的内涵价值。 由此,近年来中国人寿已大规模停止了这类短期返还型产品的销售,转向高内涵价值的期缴型长期寿险业务。按该公司2007年中报,随着2007年初首轮“两鸿给付”高峰出现,中国人寿全部产品的续期保费收入增长率,从上一年末的25%降至2007年中期的7.8%,但总的期缴新单则从2006年的13%升至2007年中期的22.6%。 国寿内部人士介绍, 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借由个险考核年尾冲刺与续期保费年末集中缴费两大重要因素,该公司方在股市反转后的2007年最后两个月分别录得10.77%和12.72%的月同比正增长,收复部分失地。 即便如此,中国人寿全年录得不足7%的原始保费增长,还是低于多数分析师的预期。尽管中国保监会全年统计数据尚未出台,但前11个月的全行业增速仍维持21.15%的高位,在这一年中,中国人寿的表现注定落后大市。 但硬币的另一面——厘清与众不同的产品结构之后,中国人寿全年收获6.94%的原始保费增长已实属不易。在CPI增速高位运行、央行持续加息、投资者机会成本随股市水涨船高的2007年,每份以2.5%预定利率签出的传统寿险保单,都意味着天量的利差益。 相比之下,2006年起主推万能寿险的平安人寿同样在上半年遭遇了资本市场的分流压力,其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分别于2007年9月8日和11月15日在银保与个险渠道推出“聚富”系列投连新品。 然而,与早早投连上柜的合资同业相比,平安的岁末投连颇有“赶晚集”的味道,“聚富”上柜不久,股市便反转直下,好时光未能长久。以银保渠道投连险成为主流的广州市场为例,平安人寿“聚富步步高”上市的去年9月,收获保费高达1.6455亿元,傲视群雄,其后接连下挫,去年12月萎缩至1672万元。 平安人寿原始保费全年同比增长14.77%,似乎也将远低于行业均值。但据平安证券分析,由于该公司在2006年5月份调整统计口径,将收付实现制转为权责发生制,且启用新会计准则按原保险保费收入计算,出现增速偏差。剔除这两项因素,2007年平安人寿的实际保费增速约为18%。 产险:交强险巨擘 尽管将于2008年2月1日执行的新交强险与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费率,或将减少财产险公司的盈利空间,但2007年中,交强险还是成为了中国财产险巨头们保费收入高速增长的助推器。 由于单一车主往往将交强险与车身险交予同一家公司投保,2006年7月1日交强险新规启用之后,原占据市场份额最大的中国财险、太平洋产险与平安产险自然也就凭借其经营多年积攒下的客户资源,成为交强险法定投保后的最大受益者。 由此,交强险增量的保费在各公司之间出现与原市场份额相关的分配形势。 2007年,中国财产险龙头中国财险与探花平安产险分别录得24.25%和27.21%的原始保费增长,大体与行业整体“爆发”水平相当。 对比两家公司2007年各月保费入账节奏,均出现与交强险销售周期高度相关的特点。 以平安产险为例,在属于交强险新单周期的前7个月中,其累计同比增长都在30%以上,其中4月的单月同比增幅更高达95.16%。而在下半年,保费增速则有所放缓,累计增速均在27%-30%间,并最终录得27.21%的全年增幅。 中国财险的销售节奏同样遵循这一原则,累计增速从1月的34.21%逐步滑落,但在最后的2个月中,保费收入出现明显的翘尾现象,去年11月、12月分别录得23.69%和24.96%的单月同比增幅。按该公司内部人士介绍,这或与年底冲刺相关。 比较之下,平安产险的原始保费增长速度明显高过中国财险。2007年12月6日,该公司原始保费收入首度突破200亿大关。其中,借助交强险拉动推出的一系列车险领域深耕举措不可忽视:2007年7月31日,平安在众产险公司率先获准电话销售车险;可将现有模式提升5-10倍的车险查勘理赔的无线终端项目,也在年底进入推广期。 平安证券认为,尽管交强险实施首年快速增长期已结束,但投保率逐步提升的趋势显著,这将带动产险业务的长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