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今日,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开学,“神兽们”又开启了新学期的校园生活。为了保障校园师生的“舌尖安全”,厦门集美区市场监管部门从严把关,采取多项措施筑牢食品安全防护墙。 “口罩必须全程佩戴,每道菜都要烧熟煮透......”开学当天,集美区市场监管部门采取驻点监管、快速检测、首餐陪餐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保障师生用餐安全。由各市场监管所分别在每所学校指派2名监管人员进行全程驻点保障,指导学校食堂做好食材采购、供餐准备、加工制作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工作,督促从业人员做到生熟分开、荤素分开、烧熟煮透,不违规加工四季豆、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等方面。现场对展果蔬、肉品、餐饮具等产品的农兽药残留、添加剂使用等方面开展快速检查,并与师生共同就餐,直观体验学生就餐食品安全情况,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 据悉,早在开学前,集美区市场监管部门就采取微信、电话等方式提前组织学校开展自查自纠,督促校园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落实食安安全主体责任,并根据学校自查自纠情况对学校开展检查指导。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查看仓库等场所是否配备灭蝇器、捕鼠笼、档鼠板等设施,温湿度等贮存环境是否符合规范,督促学校食堂及时清理冷藏冷冻库、冰箱、常温仓库内的库存食品,严禁使用过期变质食品。同时,详细查看学校食堂的设施设备、餐饮具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原料的标签标识、保质期、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留样、场所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晨检制度等方面情况。 与此同时,以校内小卖部、学校周边超市、食杂店等为主要单位,通过详细查看供货商资质、进货凭证,产品标签标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等,重点查处售卖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电子烟、激光笔、槟榔、三无食品、无3C认证的玩具、假冒伪劣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五毛零食”、过期牛奶及面包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食品销售经营者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义务,严禁销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除此之外,集美区市场监管部门还从人员管理、食堂防疫、宣传引导三个各方面,督促学校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人员管理方面,严抓餐饮从业人员“口罩佩戴”落实情况,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节后返岗员工健康记录,食品加工操作前严格做好自我清洁和消毒程序;食堂防疫方面,仔细查看学校食堂防疫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实行分餐制,地面一米线是否划分,取餐就餐是否保持合理间距,口罩、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是否配备齐全等。宣传引导方面,指导学校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积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相关知识讲座,提升师生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意识。(陈露琼) |